微信扫一扫
通过整合苕溪以北8个村的农村资源,街道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线,以“稻香小镇”建设为载体,腾出农村发展的广阔空间。
如今,一个以“以稻为核,多驱发展”的产业特色田园综合体,正快速改变余杭街道农村产业面貌,走出一条乡村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新路。
一直以来,受非常滞洪区及永久性农田保护区限制,余杭街道苕溪以北的永安、溪塔、洪桐、仙宅、义桥、竹园、上湖、下陡门8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且无新增发展点。
同时,各村零散分布的耕地存在撂荒与耕种并存的状态,造成土地资源浪费,并且由于无法进行统一管理,不利于大型机械化运作提高生产效益,也不利于水利设施的同步规划以及景观生态等统一打造。
对此,余杭街道积极探索农业多元价值实现,推进多产业深度融合,以“美丽乡村”建设和全域治理为契机,创新开发“稻香小镇”项目,范围包括余杭街道永安村、溪塔村等苕溪以北的8个村,土地面积达71.8平方公里,项目规划稻田面积3万余亩。
这种创新土地利用方式,科学合理的土地规模流转机制得到了广大农户的响应和支持。在充分保障农户利益的基础上,街道通过流转将农田资源推向农业企业、专业大户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种粮主体集中种植,有效提高了耕地利用率,遏制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。
截至2020年,街道共有5865户农户签订协议,规模流转耕地3万亩,培育新型种粮主体67户,产量较之前提升12%。
今年,余杭街道美丽乡村提升1510苕溪以北示范区块项目正式启动。项目总投资约9600万元,计划通过结合8个村的产业发展方向,整合存量空间资源,提高村级资产利用率,打造“稻香小镇”区域公共品牌,让美丽乡村建设为产业发展服务,实现从“环境美”到“产业美”的转型升级。
“我们计划构建以永安稻香小镇为核心的‘一心一带一环八村’功能布局,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通过生态打造、环境提升、产业整合、旅游开发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增绿,为美丽乡村建设插上‘产业化’的翅膀。”余杭街道区域发展办副主任胡丹宁介绍,“为推动永安稻香小镇扩面,我们还为苕溪以北8个村的农产品插上了‘数字经济’的翅膀。”结合“云购物”“云销售”等新思路新载体,余杭街道正在不断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产品“出山”。
竹园村党委书记刘国介绍,该村拥有茶园1412亩,一直以来都是径山茶的主要产地之一。以往茶农卖茶叶除了客商上门收购外,只有自家零散售卖和合作社集中采购。如今,有了稻香小镇的品牌效应和云平台,竹园村的农特产品销售有了新门路,不仅打破了空间局限,也大大拓宽了销售渠道。茶农的茶篮“空”了,荷包“鼓”了,“云销售”让农民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。
如今,稻香小镇已形成了“以稻为核、多驱发展”的产业特色,拥有大米、茶叶、竹笋、鲜果水产等优质特色农产品。去年,永安稻香小镇首次参加天猫“双11”狂欢节,仅11月11日一天的销售额就超过了2019年全年,成为单品首日天猫粮食类目第一。截至目前,永安大米销售额已达1600多万元。
从第一届永安稻香小镇开镰节开始,稻香小镇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,向用户提供精致农品和乡村旅游产品,真正构建起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娱、购、创”一体化生态产业闭环。创新推出的认养农业新模式,使稻香小镇成为城里人心心念念的“一亩三分地”,截至目前,已有670亩农田被认养。
今年的开春节,稻香小镇推出形式各异的特色品牌活动,通过建设共享小院、亲子乐园、稻鱼共养基地、体验工坊等阵地,鼓励农民发展民宿、农家乐等生态经济,通过开展特色采摘、手工DIY等农村体验活动。
配套销售蔬果、鱼虾、家禽家畜等绿色土特产,结合农耕文化及传统节日加工生产青团、粽子、年糕、米白酒、菜籽油产品,借助手工艺、肥料生产等方式促进麦秸秆、稻壳“废物变宝”,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、拓宽增收链,为农民提供更多“家门口”的就业岗位,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。
截至目前,永安稻香小镇共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,产生经济收入超过1000万元。
内容支持:余杭晨报
觉得不错
点亮右下角的“赞”和“在看”
推荐给更多人哦~